肉驴

驴舍的建设
1、场址的选择:
肉驴场应水电充足,水源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;饲料来源方便,交通便利;背风向阳、空气流通、地势高燥、排水良好、地下水位低、土质坚实、平坦宽阔或具有缓坡,距离公共场所、居民区、交通要道、城镇、学校1000米以上;远离医院、畜产品加工厂、垃圾堆及污水处理厂2000米以上,周围应有围墙或其它有效屏障

2、场区布局:
肉驴场一般分生活区、管理区、生产区和辅助生产区。生活区和管理区应设在场区地势最高处或上风头处,与生产区保持50米以上的距离。辅助生产区设在管理区与生产区之间。生产区包括驴舍、运动场、积粪池等,应设在场区地势较低位置。消毒室、兽医室、隔离室、积粪池和病死驴无害处理室等应设在生产区的下风头,距驴舍不少于50米。人员、动物和物质转运应采取单一流向,以防交叉污染和疫病传播。场区四周、道边及运动场周围要植树绿化。
3、肉驴舍的建设:
驴舍建筑要根据当地的气温变化和驴场生产用途等因素来确定,以坐北朝南或朝东南双坡式驴舍最为常用。驴舍要有一定数量和大小的窗户或通风换气孔,以保证太阳光线充足和空气流通。驴舍大门入口处要设置水泥结构消毒池。驴舍内主要设施有饲槽、驴床、饮水槽、清粪通道、粪尿沟和通风换气孔等

4、驴舍内环境控制:
通过窗户或通风换气孔来调控驴舍内的有害气体和温度。同时,及时清除粪便,以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,保证驴舍内环境达到国家标准。
肉驴场一般包括3-4个功能区,即生活区、管理区、生产区和粪尿污水处理、病畜管理区。具体布局遵循以下原则:
(1)管理区:
包括与经营管理、产品加工销售有关的建筑物。管理区要和生产区严格分开,保证50米以上距离,外来人员只能在管理区活动,场外运输车辆、牲畜严禁进入生产区。
(2)生活区:
指职工文化住宅区。应在驴场上风头和地势较高地段,并与生产区保持100米以远距离,以保证生活区良好的卫生环境。
(3)生产区:
应设在场区的较下风位置,要能控制场外人员和车辆,使之不能直接进入生产区,要保证最安静、最安全。大门口设立门卫传达室、消毒室、更衣室和车辆消毒池,严禁非生产人员出入场内,出入人员和车辆必须经消毒室或消毒池进行严格消毒。生产区肉驴舍要合理布局,分阶段分群饲养,按干乳驴群、泌乳驴群、产房、 犊驴舍、育成前期驴舍、育成后期驴舍顺序排列,各驴舍之间要保持适当距离,布局整齐,以便防疫和防火。但也要适当集中,节约水电线路管道,缩短饲草饲料及粪便运输距离,便于科学管理。粗饲料库设在生产区下风口地势较高处, 与其他建筑物保持60米防火距离。兼顾由场外运入,再运到驴舍两个环节。饲料库、干草棚、加工车间和青贮池,离驴舍要近一些,位置适中一些,便于车辆运送草料,减少劳动强度。但必须防止驴舍和运动场因污水渗入而污染草料。

肉驴 2016-10-18 本文被阅读 17679 次
上一条:蒙古马 | 下一条:奶山羊 |